对子公司蓝科锂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下降是主因
(资料图)
4月25日晚,科达制造披露2023年一季报,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91亿元,同比下滑2.02%;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下滑55.35%。
与此前公布的2022年年报业绩相比,科达制造业绩犹如坐上“过山车”。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2.51亿元,同比暴增3.2倍。其中,公司战略投资的蓝科锂业为最大“功臣”,贡献了34.5亿元的净利润。
无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科达制造称,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由于对蓝科锂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下降所致。
2017年,在原有负极材料相关业务的基础上,科达制造开始战略投资蓝科锂业,收购蓝科锂业43.58%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受益于碳酸锂价格的一路飙升,蓝科锂业去年业绩“水涨船高”,实现营收114.95亿元、净利润79.16亿元,其中对科达制造归母净利润的影响为34.5亿元。此外,科达制造去年还获得蓝科锂业分红金额近30亿元。
但好景不长,年初至今,碳酸锂价格一路下跌,不到半年时间,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格从每吨近60万元跌至每吨18万元,跌幅高达70%。
受此影响,今年一季度蓝科锂业销售碳酸锂产品约0.14万吨,较2022年同期的0.67万吨下滑79%;营收、净利分别为5.57亿元、3.86亿元,而去年同期分别高达21.09亿元和14.56亿元。
受此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蓝科锂业向科达制造贡献的净利润也从6.35亿元骤减至1.68亿元。
碳酸锂价格一路下跌,也导致科达制造整体锂电材料业务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对此,科达制造称,今年材料端压力普遍较大,随着后续市场的洗牌,市场集中度会逐步提高,预计明年开始下游市场会呈现复苏状态。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专家吴英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碳酸锂价格的暴涨暴跌,联带着上游锂矿开采的‘矿主’,及中游生产加工锂的锂盐公司和各种材料公司一起坐上‘过山车’。碳酸锂价格回归理性,有利于加速出清投机资本,未来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经过市场的变化也会回到合理利润空间。”
本报记者 王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