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华社上海4月26日电(记者张泉、张建松)对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科学家又有新的观测进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科学家通过在毫米波段的观测,首次对这个黑洞的阴影及其周围环状结构和强大喷流一同进行了成像,图像首次表明了中央超大质量黑洞附近的吸积流与喷流起源之间的联系。
该研究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路如森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完成,团队利用全球毫米波甚长基线干涉测量阵列(GMVA),联合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和格陵兰望远镜(GLT)获得此次观测结果,相关成果2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M87黑洞全景图。(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供图)
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位于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65亿倍,它的核心区域存在一个阴影,周围环绕一个新月状光环。2019年4月10日,科学家们首次发布了M87黑洞的图像,并在此后持续开展对M87黑洞的观测研究。
“以前,我们曾在单独的图像中分别看到过黑洞和喷流,这次则是在一个新的波段拍摄了黑洞和喷流的全景图,可以看到喷流是如何从中央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的环状结构中出现的。”路如森说。
M87黑洞全景艺术想象图。(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供图)
据介绍,ALMA和GLT参与观测,有效提高了观测分辨率和灵敏度,从而首次实现在3.5毫米波长对M87黑洞周围的环状结构进行成像。此次测得的环状结构直径为64微角秒,相当于月球上的宇航员回望地球时看一个直径13厘米的环形补光灯的大小。
“此次观测还揭示了M87黑洞的更多细节,有助于更全面了解黑洞周围的物理过程。”路如森说。
“对M87的探索并没有结束,我们将拍摄更多色的高质量图像,为揭示M87中央超大质量黑洞及其喷流形成、加速、准直传播的物理机制之谜作出更多贡献。”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说。
(责编:牛镛、杨光宇)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