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外媒统计,在过去的2022年中,全球共计生产电动车1030万台,其中前15名的汽车制造商占了总产量的80%以上。这些汽车集团成功分成了中国、美国、德国、日、韩及其他新能源六大阵营,组成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头部。
【资料图】
【中国新能源集团,世界领先】
比亚迪:
2022年生产新能源车型180万台,排名世界第一。比亚迪这些年的飞速增长,大家有目共睹。从过去大众、丰田、本田的身影,换成了如今车水马龙的绿牌车,比亚迪真正做到了世界第一的表现,占据了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确实表现极为夸张。伴随着王朝网和海洋网的势不可挡,腾势、仰望也陆续登场,比亚迪的未来之路愈发宽广。
吉利:
吉利汽车也是过去一年中贡献颇多的车企。在新能源道路上,吉利主打的就是“多生儿子好打架”。从吉利品牌、几何品牌、睿蓝品牌、极氪、银河、Smart、极星……吉利目前旗下的新能源布局矩阵非常庞大,能够缔造全球第八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非常出色的战绩。
埃安:
广汽集团在国内新能源贡献方面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其旗下的埃安品牌,一直是国内新能源的领跑者之一,虽然距离比亚迪仍有很大差距,不过在推广新能源进程方面做出了长足贡献。排名世界第十一,也是一份傲人的答卷。
上汽:
相较于前几家,上汽一直是国内乘用车集团的老大,连续十余年占据国内乘用车销量第一名的宝座,不过在新能源方面还是反应慢了一拍,没能跟上大部队,好在奋起直追。飞凡、智己、名爵、荣威等品牌也开始陆陆续续发力,相信之后的表现仍有上涨空间,绝不止世界排名第十二名的位置。
奇瑞:
奇瑞排在了全球第十四的位置,年产25万辆新能源车型,虽然国内销量并不显山漏水,不过出口成绩确实不错。两者叠加在一起,能够来到全球第十四也是实属不易。毕竟新能源越来越内卷,竞争激烈程度愈演愈烈。奇瑞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存,只可惜利润不高,微型车占比确实比较大。
长安:
长安汽车在新能源的布局并不算很早,但是确实主打的性价比很好,也因此获得了不错的市场认可度,24.55万的生产成绩也表现出长安汽车身为国企的硬核实力。相信伴随着阿维塔、长安深蓝等品牌的曝光度逐渐走高,长安汽车也会持续发力,继续为新能源事业做出进步。
希望下一次就不是全球前十五的守门员了。
小结:国内新能源发展态势良好,竞争尤为激烈。不仅仅是同行内卷,品牌花样也是逐渐繁多,让消费者应接不暇。这样的环境下,没有足够的产品力和性价比,很难立足市场。
【美国新能源集团,不甘“二当家”】
特斯拉:
特斯拉是世界汽车市值最高的车企,全世界的股民都对这家企业有着十足的了解。旗下的Model 3、Model Y车型全球通用,也让世界感受到了新时代电动化汽车的魅力,不可否认特斯拉对新能源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特斯拉的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树大招风还是产品缺陷一直扑朔迷离。不过131万的成绩也是相当惊人,排名全球第二,实至名归。
通用:
通用汽车在大力发展全新的纯电平台架构——奥特能。国内市场基于奥特能打造的首款车型应该是凯迪拉克的锐歌,其次则是最近火热的别克E5。相较于其他合资品牌,通用旗下的新能源诚意还是很足的,确实认真思考了该如何应对国内新能源的冲击,抢占市场份额。百年的通用,在多个品牌的叠加下也只是做到了全球第四的地位,确实需要好好反思自身,为何不进步了。
斯特兰蒂斯:
严格意义上来说,斯特兰蒂斯属于欧美混合,毕竟是FCA和PSA50:50跨境合并成立。所以归属于美系派不算合理。旗下共有16个品牌,但是除了玛莎拉蒂、雪铁龙、标致、DS、阿尔法·罗密欧之外的其他品牌已经陆陆续续退出中国,这么多品牌杂糅一起也才排名世界第五,其实挺差劲的,也难怪被国内车迷朋友吐槽为“失败者联盟”。
小结:中美两国都合力推进新能源发展,想从日德手中拿下汽车工业的大蛋糕,但是显然美国派系全靠特斯拉一人独当一面,确实很难。美国不甘心当老二,但是就目前态势来看,很有可能演变成中美对弈的格局。
【德系新能源集团,固步自封】
大众:
大众汽车集团主打的是MEB纯电平台架构,在国内也有售,但是效果一般。除开性价比之外,还是大众没有抓住国人消费者的需求,售价还是无法同国内产品产生竞争,再加之新能源亲和力显然合资不如自主品牌,所以大众的步履维艰啊。但是抛开国内市场,大众ID系列海外成绩颇丰,收获了不少欧洲地区支持。83万辆生产,全球第三的成绩,确实厉害。
宝马:
当宝马蓝天白云标遇上蓝圈,就意味着这是一台电动的宝马,宝马在中国的新能源发展确实不咋地,很多人吐槽其是电动杂牌。抛开高昂的定价不谈,宝马品牌的品牌价值在新能源时代贬值是有目共睹,同时产品力也无法像燃油车一般完美,宝马的豪华属性在继续下跌,让其无法支撑高昂溢价,但是全球销量增长惊人,43%的增速,说明宝马的海外成绩确实傲人。
奔驰:
奔驰的EQ系列看上去极为奢华,这也是奔驰汽车一贯的套路,但是在电动化时代背景下,这招也陷入和宝马相同的境地,买一台奔驰电动车居然会被嘲笑,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很多人吐槽是韭菜,因为奔驰的新能源做得并不好,首要原因还是无法支撑溢价,同价位更好的车型,更丰富的配置,选EQ系列干啥呢?
小结:传统豪强在国内市场碰壁,但是海外市场依旧有着足够的占有率,中国新能源出海时机正式到来,能否在欧美市场降维打击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博弈的重要战略。
【日韩及其他新能源,跌落神坛】
其实新能源变革最受伤的莫过于日系车,日系车押宝在了氢能源上,拥有许多专利技术,但是实际的氢能源大环境并不好,再加上日系车一直习惯了低本高卖,确实造的新能源车型也是一塌糊涂,仿佛上世纪的车型一样,体验感确实不如自主品牌车型,所以泯然众人矣是其未来的趋势了。
韩系车则是世界第三的大集团,可惜就是征服不了中国市场,这是难以突破的问题,也是其掐住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咽喉。至于其他品牌,沃尔沃集团则是特殊例子,吉利只收购了乘用车品牌,商用车系列沃尔沃还是属于瑞典的,所以这个单独拿出来可以理解。
小结:跌落神坛的日系车,已经跌落的韩系车,扑朔迷离的前路,该如何破局,是放下过去的高姿态,还是抓紧琢磨氢能源?举棋不定是对弈大忌,说明心里乱了阵脚,这一次日韩真要凉了。
最后:目前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30%,全世界有超过3成的新能源电动车产自中国。同时,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也是空前,其他车企无法分到一杯羹,那么确实很难再进一步。哪怕是强如特斯拉也在国内开辟了一座又一座工厂,这是无法避免的现实。
那么,您选择新能源车型会更倾向哪一个品牌呢?